• 首页
  • 党建要闻
  • 权威声音
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先进典型
  • 理论园地
  • +
  • 老干工作
  • 知识问答
  • 在线学习
  • 党建课堂
  • 党员信箱
首页 > 课堂 > 党建课堂 > 正文

湖南人的血脉里激荡着产业兴湘的基因

发表时间:2018-03-30 15:30:15 来源:《湖南日报》 编辑:毛乐

  湖南人会读书、会打仗,血脉里更激荡着干事创业的基因。近代中国实业的嫩芽,正是在一代代湖南人的垦荒下萌发。

  3月26日至28日,湖南日报刊发了《沉沉暮霭,灼灼光华》《风雨如磐,初显峥嵘》《工业潮涌,澎湃如昨》3篇深度报道。透过这些报道,一段段晚清以来湖南先辈开矿办厂搞实业的璀璨历史,一个个纵横捭阖风云激荡的实业巨子,款款向我们走来。

  相比于《乔家大院》里的晋商代表乔致庸、《红顶商人:胡雪岩》里的徽商代表胡雪岩、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里的秦商代表周莹,他们一样可歌可泣,更加卓越非凡。

  他们,没有徜徉于流通、金融领域,而是直接进入产业链的最前端——采矿、办厂:曾国藩规划创建江南制造总局、左宗棠筹建甘肃织呢总局,都是近代以来开办最早的企业,中国的近代工业由此起步。

  他们,没有拘束于攀援人脉的狭小天地,而是锐意工艺创新、技术进步。梁焕奎、梁鼎甫兄弟凭借低品位锑提纯“秘法”,让竞争对手无法在湖南立足;柳敏、向德等主持的煤气发生炉研究,让湖南汽车从1939年起就大面积改用木炭为燃料动力。

  他们,没有止步于天地人伦、商界义气,而是心怀广阔,慷慨于民族工业发展之大义。禹之谟创办湘利黔织布局的初衷,就是“实业救国”。经过一代代湖南实业家的努力奋斗,晚清时期,湖南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主阵地、“最富朝气”的省份。

  湖南这块土地上,产业兴湘的基因代代相传。抗战时期,湖南境内的机器厂数仅次于重庆,居全国第二;“一五”时期与“三线”建设时期,更是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现代产业华章,门类齐全、产品丰富的现代产业,垒筑起湖南人产业发展的高度自信。

  而今,湖南正续写着产业兴湘的新篇章。实施制造强省战略,创建“中国制造2025”示范区,一大批知名企业如群星闪烁,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初露峥嵘,高速轨道、交通装备、工程机械、3D打印、智能机器人等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。

  迈向新时代,在“振兴实体经济”春风吹拂、“产业项目建设年”时势激励下,有着浓厚干事创业基因的湖南必将活力迸发,不仅荣光“如昨”,更会风华胜昔。


责编:毛乐

来源:《湖南日报》

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(党委组织部)版权所有
地址: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:gzwzzb@126.com 电话:(0731)82211473
传真:(0731)82211473 邮编: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:(0731)82211158